中国的火箭与导弹


工业农业论文 2019-11-20 08:08:34 工业农业论文
[摘要][中国的火箭与导弹]中国的火箭与导弹镇海区中兴中学 王海岳一、中国的火箭工业简介中国的火箭工业体系的创支在50年代中期,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并以国防科研、工业机构为主,重点发展弹道式地地导弹,以建立我国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也为发展运载火箭技

【www.nmgzasp.com--工业农业论文】

[中国的火箭与导弹]

中国的火箭与导弹

镇海区中兴中学 王海岳

一、中国的火箭工业简介

中国的火箭工业体系的创支在50年代中期,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并以国防科研、工业机构为主,重点发展弹道式地地导弹,以建立我国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也为发展运载火箭技术打下物质技术基础,

中国的火箭与导弹

[智库|专题]。另一方面,以中国科学院为主,首先以研制探空火箭开路,开展高空探测活动,同时开展人造地球卫星有关单项技术的研究测量、试验设备的研制,为发展我国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作了准备;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研制工作的全面开展,这两条战线的工作开始结合起来,整个航天工程体系集中到国防科研、工业部门,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指挥下,航天技术便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1956年l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钱学森任院长),正式宣布成立。这是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奠基的历史性纪念日。在当天召开的成立大会上,聂荣臻副总理对我国导弹研究院的诞生表示热烈祝贺。他勉励大家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进行学习研究,毕生致力于我国的导弹事业。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后,我国导弹、火箭技术究竞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一切都靠自己从头摸索前进,还是一切依赖外国的援助?聂荣臻副总理召集航空工业委员会的领导人反复研究,认为应该把我们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尽可能争取必要与可能的国际援助。为此,聂荣臻副总理在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1956年10月17日,毛泽东主席、周思来总理批准了这个方针。这就是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30年中,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导弹、航天事业战胜了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根据导弹研究工作的需要,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在原10个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分院,分别承担导弹总体、发动机和控制导引系统的研究工作;1958年2月,通讯兵部所属电子弹学研究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在此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刘有光为政治委员,王挣为副院长。至此,国防部五院的组织机构得到了充实、加强,科学技术队伍有了扩大,为迎接前苏联援助的到来,做了组织准备。

1958年,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一方面开始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和发射场的建设,一方面开始仿制前苏联P-2近程地地导弹(工程代号为“l059”)和几种战术导弹。仿制工作的开展,加速了我国掌握导弹、火箭技术的步伐。 但是,从1959年开始,前苏联方面对执行“十月十五日协定”的态度有了变化。1960年,当我国仿制P—2导弹的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赫鲁晓夫下令撤

走全部前苏联专家。8月12日,—在国防部五院工作的前苏联专家全部撤退回国。由于前苏联突然断绝援助,给我们的导弹仿制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聂荣臻副总理指示国防部五院:一定更争口气,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仿制P—2导弹决不能动摇,无论如何要搞出来。为了全面考核我国第一个导弹发射试验场的各项工程设备,1960年9月,我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苏制P—2导弹,为下一步发射我国仿制的导弹创造了条件。接着,为组织国产P—2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成立了以张爱萍为主任,孙继先、钱学森、王谗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一举发射成功。聂荣臻副总理亲赴发射试验场,指挥了这次试验,并在发射试验场举行的庆祝宴会上祝酒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同年12月,我国又两次成功地进行了国产P—2导弹的发射试验。仿制P—2导弹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近程导弹。1964年6月29日,,我国策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再配进行发射试验,获得了成功,揭开了我国导弹、火箭发展史上新的—页。接着,7月至10月间,我国又先后多次进行了这个型号的发射试验,均获得成功。

通过中近程火箭的研制,我国火箭研制队伍受到很大的锻炼,初步摸索出了自行设计的规律,掌握了火箭从提出任务、总体设计、工程研制,直到飞行试验的主要程序、工作内容和方法,不仅为后来研制新型火箭奠定了基础,而且大大增强了独立发展我国火箭技术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60年代前期的工作,我国在独立研制导弹、火箭的道路上,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液体火箭的自行设计,已经走完了一个型号的全过程;适应第一代火箭研制的物质条件已经建设起来;与火箭技术配套的全国协作网已经形成;组织大规模火箭系统工程研制的领导和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可以说,创建我国导弹、火箭事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加速发展的前景已经展现在眼前。

经过60年代前期三年国民经济的调整,1964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年里,我国尖端技术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6月,成功地发射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10月,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到来,为加速发展我国导弹、火箭事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鉴于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对战争危险的分析,国家对导弹、火箭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新形势下,国防部五院面临的新任务是,不仅要重点发展战略火箭,而且要相应发展多种战术导弹;不仅耍继续改进、完善中近程火箭,而且要研制具有更大战略意义的中程、中远程和洲际火箭;不仅要重点发展液体火箭技术,而且要尽快掌握固体火箭技术。

1964年我国研制成功中近程火箭之后,为了改进和提高其性能,1965年初,对该型号进行了方案性的设计修改,主要是增加推进剂重量,提高火箭射程,并将控制系统改为全惯性制导。这项改型工作,由于有预研基础,所以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总理亲临火箭发射场视察,详细询问了

发射场的建设情况和指战员的生活情况,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改型的中近程火箭的发射试验。

二、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火箭被公认为世界最古老的飞行器,对现代航天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发展航天技术开始子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我国制定的《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把喷气推进和火箭技术列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1956年l0月,我国组建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了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196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仿制的近程导弹,继而于1964年6月又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标志着我国基本具备了独立研制导弹、火箭的能力。

1965年初,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七机械工购了—同车,我国开始执行人造卫星工程计划,展开了“长征1号”运载火箭和第—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1968年2月,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把分散的卫星研究设计、试制、试验机构统一等织起来,并陆续建成与完善了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观测台、站,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航天工程体系。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自1977开始,我国实施三面重点工程计划,即向太平洋发射朗运载女箭,进行水下发射固体火箭试验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到1984年,这三项工程计划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伪重大突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82年,第七机械工业部改建为航天工业部。1988年,航空工业部与航天工业部合并,组建了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国务院撤消了航空航天工业部,成立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航天技术成果丰硕,’已成功研制出“长征1号”;“风暴1号”、“长征2号”;“长征3号”、‘;长征4号”、“长征2E号”等多种运载火箭和技术试验、科学实验、空间遥感、气象、通信广播等各类卫星。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航天工程所需的、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体系,并相继建成了由酒泉、太原、西昌三个卫星发射中心,西安测控中心及其地面测控台、站和海上测量船等构成的航天发射测控试验体系。

三、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是在仿制前苏联火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技人员经过艰苦的努力,很快掌握了独立自行设计研制技术,于1965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几十年来,已先后成功研制了近程、中近程、远程及洲际导弹和一系列战术导弹系列,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卫星及卫星运载火箭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中国航天活动的急需,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最为重要的技术条件。近几年来已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

(1)“长征1号”运载火箭(CZ—1)

“长征1号”是中国的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其一、二级和控制系统是在中国远程导弹基础上修改而成,第三级为团体火箭,

资料大全

《中国的火箭与导弹》(http://www.lp1901.com)。“长征1号”具有将质量为750千克的卫星射入倾角为700,高度为440千米圆轨道运载能力。

1970年4月24日21点23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长征1号”运送下,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标志中国已具有进入太空的能力。“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全面考核和验证了卫星、火箭、发射场和地面测控网等各大系统的性能和协调性,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重大突破,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发射,虽然比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晚了13年,但这毕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还较薄弱的国家里,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长征1号”运载火箭(代号CZ—1)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而研制的。整个研制工作于1965年全面铺开。参加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的单位有500多个,成干上万的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都为能亲身参加这一光荣的工作而自豪。

但是,正当研制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科研生产试验受到了干扰,有时甚至被迫中断。周恩来总理特别关心“长征l号”的进展情况,多次听取汇报,具体指导工作,并在关键时刻采取了许多果断措施。广大研制人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排除了一次次干扰,使研制工作在动乱中继续取得进展,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首次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一举成功。1971年3月3日,又成功地发射了“实践1号”科学实验卫星。至此,我国拥有了可将300于克重的卫星,射入倾角为70。、高度为440千米园轨道的运载能力。

“长征1号”的研制工作共进行了四年多时间。为完成预期任务,在全国有关科研、生产单位的大力协同之下,在解决新材料、新工艺的基础上,总体和各分系统都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其中,有些项目接近或达到了肋年代的国际水平。

(2)、“长征2号”运载火箭(Cz—2)

它是以洲际火箭为原型而研制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800千克。197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即“长征2号”。1979年后,对“长征2号”做了一些适应性的技术状态修改,使其运载能力增至2809千克,并提高了技术性能,命名为“长征2C号”。“长征2C”号自1982年9月投入使用至1993年,共发射卫星11次,均取得圆满成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1987、1988和1992年还先后三次为国外用户提供了卫星搭载服务,使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服务开始步入国际市场。

“长征2号”(代号CZ—2),是为发射我国低轨道的重型卫星而研制的运载火箭。它能把l 8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数百千米高的椭圆轨道。它是以远程火箭为原型研制的。

在我国,研制远程火箭的初期,就把发射低轨道重型卫星的任务列入了计划。1970年,在远程火箭的基础上,开始了“长征2号”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长征2号”第一发于1974四年11月5日发射,由于一根导线的断裂,造成整个飞行试验失败。经过一年的努力,在采取了一系列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后,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 ”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此后,又分别于1976年12月7日和1978年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两颗返回式卫星。接着,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又对“长征2号”运载火箭作了适应性的技术状态的修改,使火箭的技术性能和运载能力有所改进、提高。之后,分别于1982年9月9日、1983年8月19日、1984年9月12日和1985年l0月21日,发射了4颗返回式卫星,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一系列成功的发射,表明“长征2号”设计方案正确,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可用于商业卫星的发射,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发射服务。

(3)“长征3号”运载火箭(CZ—3)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为发射中国通信卫星而研制的。第三级采用液氢、液氧低温高能推进剂;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450千克;起飞质量为202吨,起飞推力2744干牛,总长43.3米。

1975年3月,“长征3号”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研制项目,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于1984年4月8日发射,把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轨道,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3号”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解决了低温推进技术,发动机在失重条件下高空二次点火技术和大型运载火箭的纵向招合振动等技术。现在世界上还只有少数国家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已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至1994年8月,“长征3号”已经9次发射,其中7次完全成功,并有两次分别运送了国外“亚洲1号”和“亚太1号”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是指距地面约36000千米高、与地球同心、与赤道同面的轨道。卫星在这样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圈需24小时,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由于卫星与地球之间无相对运动,从地球上看,卫星好像是静止的。所以这种卫星称为静止卫星或同步定点卫星。掌握地球静止轨道发射技术,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是航天技术的一个新飞跃。

利用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进行通信,具有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研制通信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任务就提出来了。但在十年动乱中,这项工程进展缓慢。

卫星通信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现代化工程。它由运载火箭、通信卫星、发射场、跟踪测量控制系统、通信地面站等五大系统组成。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3号”(代号CA—3)。1977年9月,卫星通信工程,被列为航天战线的三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全国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长征3号”运载火箭终于在1984年研制成功,并把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到了预定的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4)“长征4号”运载火箭

“长征4号”运载火箭是为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1988年9月7日首次发射成功,将一颗实验型气象卫星“风云1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5)“长征2E号”运载火箭(CZ—2E)

“长征2E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C号”基础上捆绑四个助推器而组成的大型运载火箭,可将9000千克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配以中国的固体近地点发动机,可将3150kg有效载荷送入同步转移轨道。“长征2E号”于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模拟卫星,并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卫星而取得圆满成功;1扔2年发射两颗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澳大利亚第二代通信卫星,1994年8月28日,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澳大利亚卫星。

(6)“长征3A号”运载火箭(CZ—3A)

“长征3A号”是我国为发射“东方红3号”广播通信卫星而研制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火箭全长52.3米,起飞质量241吨,同步转移轨道(GT0)运载能力在2.5吨以上。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成功。同年11月3日将我国“东方红3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为适应航天发展的需要,我国还研制了“长征3B号”和“长征3C号”运载火箭。它们均以“长征3A号”为芯级,分别安装4个和2个助推器,GT0运载能力分别达到4.8吨和3.5吨。为今后开展国内外航天器的发射服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中国的航天发射场和测控系统

航天发射场和跟踪测控网是我国航天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先后于甘肃省、山西省和四川省建立了航天发射场及其相应的跟踪测控网。自1970年以来,它们已成功地发射了国内外各种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40多颗,操作控制的可靠性和跟踪测量精度均已达到先进水平。著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具有完善的测试、发射和测控设施,交通方便,通信、服务设施良好,发控人员训练有京,经验丰富,工作效率高,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酒泉发射中心是中国建立最早、试验火箭最多的发射基地,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城。位于中国西北戈壁沙漠腹地,1958年开始兴建,现已成为中国发射近地轨道卫星的摇篮。这个发射基地分为测试区、发射区以及测控中心、保障设施几大部分,其中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装配厂房、发射架、勤务塔、燃料贮存和加注设施、计算中心、运输维修和供电系统等,设备齐全,规模宏大,承担各种用途的近地轨道卫星发射任务。这座闪烁戈壁之光的航天城,以其发射火箭的高成功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

因成功发射“长征3号”运载火箭而声名大振的西昌发射中心是中国1970年开始建设的第二座航天城,它坐落在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彝海之畔,像嵌在美丽彝海湖上的一颗明珠,与酒泉发射中心南北呼应,是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场所。西昌发射中心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各个部分星罗棋布地联结在中国的火箭与导弹一起。发射阵地四面环山,发射塔架屹立在半山腰的平地上,犹如一座钢铁大厦从山峦中几突

出来,直插云端。技术阵地的测试厂房掩映在绿色的群山之中,厂房宽敞明亮,设各先进齐全。指挥控制中心由电子计算机、数据传输、电视显示等系统组成。指挥大厅竖有一面巨大的电视屏幕,五彩摈纷的信号灯显示出发射阵地的实况和跟踪设备传回的图像。

1988年9月7日,由于“长征4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太原发射中心韧露锋芒。这座最新披露的发射基地,坐落在山西省太原东北的塞上高原,发射阵地群山环抱,地势高峻,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适宜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能满足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的卫星发射要求。这座新兴航天城,与酒泉、西昌两座航天中心一起,形成了中国火箭腾飞之地的崭新格局。 ‘

五、中国发展运载火箭的意义和作用

众所周知,作为航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运载火箭,当有效载荷为弹头时,就成为现代国防武器装备的战略性弹道式导弹;当有效载荷为航天器时,它又是实现航天计划的有效运载工具或重要的保障条件。可见,运载火箭是既可应用于国防军事装备的作战武器,又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为开发宇宙空间资源,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或工具。

战略导弹与传统的武器相比,当前其他任何武器都无法与核导弹的威力相比的。它不仅突破了未来战争的疆界,而且也使传统防卫体系的力量难以发挥,对战争中的战略思想战术应用产生根本性影响。中国洲际导弹的研制成功,不仅增强了中国国力,而且在打破国际上导弹核武器垄断和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已经起着“四两拨千斤”的重大作用。现在世界各大国均将航天技术视作争夺21世纪政治霸权的关键领域,显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发展综合国力的火车头。中国虽不谋求称霸世界,但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和增强国力,争取进入太空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当然也应将航天技术作为高科技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运载火箭应用于发射服务正是开拓这一领域的必备条件。

现代航天事业具有世界性,我国发展航天技术,不但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的需要,也将为国际航天活动服务。在世界航天发射服务市场上,尽管中国的商业发射服务能力有限,但我们将积极努力,为发展航天技术和推广航天技术的应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卫星简介

(1)“东方红1号”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研制和发射,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运载火箭的可能,1965年8月,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确定:我国发展人造星的工作,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方针;并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测控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负责,卫星发射场由国际科委试验基地负责建设。这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即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在1965年的“651”会议上,对研制、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目的、任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确定第一颗卫星为科

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属于我国卫星规划中科学探测卫星系列,其任务是为发展我国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等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具体任务是:(1)测量卫星本体的工程参数;(2)探测空间环境参数;

(3)奠定卫星轨道测量和无线电遥测技术基础。会议还要求,第一颗卫星一定要做到“先进、可靠”,争取一次成功。第一颗卫星以发送无线电码作为呼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要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作为一项卫星工程,总体方案包括“东方红l号”卫星本体,“长征1号”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场和地面观测跟踪系统四部分,还有《东方红》乐曲的地面接收、转播系统。 技术方案取决于卫星发射的目的和规定的任务。随着第卫星目的和任务的变动,卫星的技术方案也在发生变化。1967年底最后审定的第一颗卫星方案是:卫星重量不小于150千克(最后确定为173千克),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送入轨道,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入轨后,末级火箭也跟着卫星在空间运行。卫星在空间运行时的亮度为5—8等星,末级火箭的亮度为4—7等星,为了在地球上用肉眼看见卫星,在末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可使末级火箭的亮度提高为2—3等星,便于人们观看。卫星以自旋稳定方式在空间运行。 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14分。

《东方红》乐音的接收、转播系统,是第一颗卫星独有系统,任务是播送《东方红》乐曲。由于当时一般的收音机在频率和灵敏度上都不能满足直接收听卫星发送《东方红》乐曲的要求,因此,卫星上天后,要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收到的乐曲再转播出去,使全国和全世界都能用一般的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接收卫星发送的《东方红》乐曲,专门配置了短波接收设备,把接收到的《东方红》乐曲转换到中波的频率上发送出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实践1号”

我国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实践1号”,是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试验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温度控制,长寿命遥测设备及无线电线路在空间环境下长期工作性能,以及测量高空磁场、x射线、宇宙射线、外流等空间环境参数。卫星于1971年3,月3日发射入轨,原设计寿命为一年,实际上直到1979年6月11日,卫星轨道寿命才结束,在空间实际运行8年多。在此期间,卫星上长期工作的遥测系统一直清晰地向地面发回遥测信号,对接收到的遥测数据进行分桥表明,卫星上的电源系统、遥测系统、温控系统性能良好。由于它的遥测信号长期稳定地向地面发射,引起世人注目。这对我国设计和制造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来源:http://www.nmgzasp.com/zy/43596/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