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政治论文 2019-12-05 18:10:15 政治论文
[摘要][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兰因小舍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智库|专题]。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

【www.nmgzasp.com--政治论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兰因小舍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智库|专题]。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

读后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http://www.lp1901.com)。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本文来源:http://www.nmgzasp.com/lw/46728/

相关阅读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规律和窍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规律和窍门
  •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_2017高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模板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_2017高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模板
  •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_2017高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及模板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_2017高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及模板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构建知识框架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构建知识框架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高一历史复习要打牢基础知识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高一历史复习要打牢基础知识
  • [高一怎么样才能学好]学好高一历史方法:构建知识框架 [高一怎么样才能学好]学好高一历史方法:构建知识框架
  • 【2017高考政治全国卷1】2017高考政治背了记不住怎么办 【2017高考政治全国卷1】2017高考政治背了记不住怎么办
  •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浅析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浅析
为您推荐
  • 中国近代史重点必过版|中国近代史必修专题复习方法
    中国近代史重点必过版|中国近代史必修专题复习方法
    一、关于近代化概念  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  二、中国近代化的背景  国际背景:(1)资本主义制
  • 高中历史时间轴记忆图|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有哪些
    高中历史时间轴记忆图|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的方法有哪些
    中学历史课的内容,纵贯古今,横揽中外,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它丰富的内容,常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纷繁的头绪,又往往给学生带来记忆的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历史学起来有兴趣,记起来真困难。因此,爱上课,怕考试。原因之一是他们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不对头。俗
  •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历史复习要建立知识框架结构图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历史复习要建立知识框架结构图
    历史基础知识可分为三类: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在复习三类知识时应做到三个联系:1、纵横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纵横两大坐标。纵,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具有连贯性;横,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历史的各
  • [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知识怎么记能不忘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知识怎么记能不忘
    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
  •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浅析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浅析
    高中地理不仅有许多关于地球运动方面等相关的计算内容,在做题时也是相当需要我们一定的思考能力。对于许多文科的同学来说,记忆历史和政治可能不在话下,但是对于地理知识的记忆则显得不得要领。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在自然地理这块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内容涉
  •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_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_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竞争,会学习将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
  •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_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听课效率?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_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听课效率?
    同步听课法  学生听课的思路进程与教师讲课的思路进程同步前进的听课方法。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因为听课占了大部分时间,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听课要打主动仗,一定要使自己的听与教师的讲保持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的记数记忆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的记数记忆法
    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
  • 2017高考政治全国卷1|2017高考政治考点梳理:实践
    2017高考政治全国卷1|2017高考政治考点梳理:实践
    误区一: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简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这要具体分析,首先,对人要具体分析,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必须是具有正常思维的人。如婴幼儿,精神病人的某些活动不一定是实践活动,某次,对